Powered By Blogger

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

品質管理的核心任務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品質管理一般而言,通常分為進料檢驗(IQC) – 通常做為控制來料的品質控管、製程檢驗(IPQC) –製程中的品質控管、出貨檢驗(OQC出貨前的品質管制、品質工程(QE負責公司產品品質檢驗的工程、品質系統(QS),
簡言之,以上的任一部分,幾乎都是為「檢驗、發現問題」而存在;就發現問題的層面而言,可依品管重要性的不同來進行,其重要性依序為「設計階段,來料階段,制程控制」。



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依設計階段而言,通常是決定產品是否成為「優良品質」的關鍵,換言之,產品若沒有良好與完善的設計做為基礎,則很容易在生產流程上產生諸多問題,例如改模、客訴、不良品的產生等。因此,在產品小批量量產前期,嚴格執行非正常的測試、產品週期測試,並盡可能重視生產流程中的任一環節。


        其次,所謂來料階段,係指供應商的選擇、評審,以及廠商利臨指教等,這就關係到供應商的選擇、評審,要及時到廠家進行指導。其中,親臨現場的好處,除了可以瞭解現場的作業模式、增長見聞,說不定還可以找到問題的源頭而且還可以到現場了解技術,增長見識,說不定還能找到問題的真正根源;就實務上,雖然公司在品管的檢驗標準、設備及人員配置皆俱全,但一般公司多處於起步階段,沒有相當的吸引力來請優良供應商蒞臨指導與服務,因此,如何與供應商營造互依共存的情境,是企業發展過程的必經歷程。


     最後階段-製程控制,一般是針對「關鍵儀器、關鍵設備、關鍵技術」進行定期、例行性的控管。因此製程人員在產品的設計缺失、來料好壞有相當的瞭解,為產品量產前做最嚴格的監控、因應問題的解決對策與措施。


        總而言之,就問題的本質而言,企業多半所發生的品質問題,主要是「不能及時解決問題、無法解決自己問題」而刻意隱瞞問題,是一種體制上的問題,並非是「未即時處理問題」的問題,最終導致問題的進一步擴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